知識專區

在Bznk平台,收費標準單純透明、貼現成數高,幫廣大中小企業主解決資金融通問題,讓企業主真正能夠專注衝刺事業、好好放心做生意。

在Bznk平台,收費標準單純透明、貼現成數高,幫廣大中小企業主解決資金融通問題,讓企業主真正能夠專注衝刺事業、好好放心做生意。

【2025】現金流不足怎麼辦?中小企業主必學 4 大解法

「現金流」不是一串財務報表上的數字,而是老闆們每個月發薪、進貨、付帳的真實壓力。無論是帳款拖延、營收下滑還是融資不順,現金流一旦吃緊,就會動搖整體營運根基。本文將帶你認識企業現金流不足的常見原因,並一次掌握 4 大有效應對策略,幫助你快速止血、穩定資金,重新掌握經營節奏。

目錄

1. 現金流為何吃緊?企業常見資金斷鏈原因

1.1 原因1:應收帳款週期過長

許多中小企業面對上游大客戶時,為了保住訂單,往往接受 60、90 甚至 120 天的帳期,結果現金未進、貨款已出,資金瞬間卡死。

特別是在一般交易習慣於「先出貨、後付款」,再加上部分大型客戶容易因內部延遲付款,會導致帳上現金流遠低於營收水準。

長期下來,現金流壓力會越來越大,周轉資金不足的情況也將更加明顯。

1.2 原因2:支出過高、成本控管鬆散

當營收與支出失衡時,企業再多訂單也難以帶來正現金流。

許多企業主過度投入在行銷推廣、人力擴編或設備採購,卻未事前評估投資報酬率,導致成本不斷攀升、現金消耗加快,特別是在人事、租金、設備維護等固定支出方面,若未隨業績波動調整,就會成為壓垮現金流的關鍵因素。

此外,部分企業對財報科目掌握度不高,常出現支出分類混亂、實際成本難以追蹤的問題,進而無法即時調整策略。

1.3 原因3:財務規劃不足,資金用途混淆

資金規劃不足,是中小企業容易掉入資金陷阱的重要原因。

當企業未清楚區分營運資金與資本支出,便容易出現「拿短期資金支付長期建設」的錯誤現象,常見有些企業將短期週轉金拿去投入長期設備、裝潢、開發等項目,結果導致現金流緊縮時無資金可用。

1.4 原因4:季節性波動與突發事件未預留緩衝

多數產業皆存在淡旺季或特定週期性的波動,若未預先預留緩衝資金,淡季來臨時就可能無力支應固定支出。

此外,市場需求變化、原物料價格波動、供應鏈延遲、自然災害或突發疫情等突發事件,也都可能瞬間打亂原有營運節奏。

這些狀況若在沒有應急資金或備案的情況下發生,很容易引發斷鏈效應。尤其是營運資金本就緊繃的企業,突如其來的壓力往往讓企業無從招架。

圖▲ 市場環境無預警變化也可能導致公司營運不善(圖:Gemini)

1.5 原因5:過度依賴短期資金解長期需求

短期資金的靈活與快速,讓不少企業主習慣使用票貼、信用貸款或周轉金作為主要資金來源。

但這些工具設計本質為短期流動性補充,若用來支付長期投資、償還其他債務或作為固定資本支出,反而會使企業每月承擔更大還款壓力,陷入資金永遠不夠的惡性循環。

還款週期過短、每月現金流吃緊,都會讓企業陷入高週轉風險之中。

2. 企業主必學的4大解法,立即強化現金流

2.1 解法1:強化催收與帳期談判力

「帳面營收高」不等於現金流健康

許多企業卡在應收帳款無法即時回收,導致現金無法流入。為此,第一步是設定合理的帳期,避免開出過長付款條件讓客戶養成「晚付款」的習慣。

針對大客戶,可嘗試分期付款或「提前付款折扣」方案,提升客戶付款意願。當對方逾期未付時,也要有系統性催收流程,包含提醒簡訊、電話通知、法務協助等。

適時使用「軟硬兼施」的催收話術,例如「月底結帳」「發票即將失效」「影響雙方合作紀錄」等,都有助於加速回款,穩定現金流不是單靠開源,而是從帳期管理與催收紀律中養成的實務基本功。

2.2 解法2:調整付款條件與採購策略

企業的支出模式同樣會影響現金流表現,與供應商協議延後付款條件(如由30天改為45天)是一種增加資金周轉時間的策略,尤其在現金吃緊時特別有用。

同時,也應檢視採購模式,整批採購雖可能爭取到單價優惠,但也容易造成資金被套牢、倉儲壓力加大。對中小企業來說,採取「分批採購、快速週轉」的做法,更能提升資金流動效率。

企業主若能具備「以現金流為中心」的採購思維,有助於在外部變局發生時保有調整空間與反應彈性。

2.3 解法3:善用融資工具:從銀行貸款到 P2P 平台

若內部調整仍不足以穩定現金流,就需要考慮外部融資。傳統銀行貸款雖然利率低,但申請流程繁瑣、核貸時間長,且對財報完整性與信用評分有較高要求。

對資金需求急迫、或信用紀錄不足的中小企業而言,可考慮應收帳款貼現、票據融資等方式,將「還沒入帳的資金」轉為即期現金。現在有越來越多 P2P 金融平台提供即時貼現服務,透過 AI 審核與風控模型,快速媒合投資人與企業,縮短融資時間

這些平台多半具備彈性還款機制與分期條件,能降低企業在資金周轉壓力高峰期的負擔。融資工具的選擇,關鍵不在多,而在「適合當下的現金流節奏」。

2.4 解法4:建立資金預算與應急備援計劃

面對資金不確定性,最重要的是擁有「資金預警系統」,企業可建立現金流預測表,根據歷史數據與未來計畫,預估每月資金進出狀況,提早識別缺口

預算安排上,建議至少建立「3 個月現金防火牆」,也就是即使沒有任何營收,仍可撐過三個月的備用資金池。這筆資金應獨立存放,不隨日常營運動用。

最好也應規劃備援融資管道,例如事先申請循環額度貸款、與票貼平台建立合作關係等,確保危機來臨時有錢可用、不致資金斷鏈。

圖▲ 企業平時就要規劃備援融資平台,面對突發狀況才能馬上解決(圖:Gemini)

3. 避免再陷資金困境的長期經營建議

3.1 強化財務數據透明度,建立融資信用

對中小企業而言,透明且可追溯的財務數據不只是管理工具,更是提升貸款成功率的關鍵。

許多企業平時未建立完善帳務系統,導致在需要融資時缺乏可信財報,錯失與金融機構合作的機會。

建議企業定期產出損益表、資產負債表與現金流量表,同時使用雲端會計系統維持帳目一致性,這不僅可即時掌握財務狀況,也能成為日後爭取銀行或金融科技平台授信的依據。

3.2 掌握營運數據與毛利結構,及早預警

現金流問題往往不是突然發生,而是長期營運結構失衡的結果

企業若能提早掌握營運數據,如單位毛利率、應收帳款周轉天數、固定支出占比等,即能預測未來的資金壓力,透過建立 KPI 與月度財務檢視機制,企業可快速察覺毛利下滑或支出失控,並在問題擴大前進行調整。

例如主動壓低高成本採購、優化人力排班或延後非必要支出。這類預警機制有助企業更敏捷地應對環境變化,減少突發斷鏈風險,培養長期資金穩健的經營體質。

3.3 結合財務顧問或借貸平台服務,體檢資金結構

許多企業平時忙於業務發展,卻忽略了財務健康的「定期健檢」。其實只要每季或半年進行一次資金結構檢視,例如盤點固定成本占比、借貸結構(短貸長用情形)、償債能力指標等,就能釐清資金使用效率與風險部位。

企業可考慮結合外部財務顧問、會計師或金融科技平台如 Bznk 提供的融資媒合與帳款管理服務,具備智能媒合與彈性條件審核的融資平台,還能在最短時間內取得即時周轉資金,有效緩解燃眉之急、避免資金斷鏈進一步擴大。

圖▲ Bznk具有彈性的還款計劃,協助企業打造健康的財務結構

現在還有提供「企業營運體質檢測」工具,企業只需輸入基本的財務數據,就能告訴你應該優先處理對應的資金來源,做完後想進一步瞭解也可以私訊諮詢,都能提供最適合您的解決方案。讓企業不再單打獨鬥,而是有一個可依賴的財務策略夥伴,讓資金運作更穩健。

圖▲ 透過負債管理工具可以協助找出優先還款順序(圖:Bznk官網)

結論:企業資金穩定,從管理現金流開始

面對現金流不足的挑戰,企業主不應只著眼於眼前的資金缺口,更應回到企業內部的財務體質與營運策略,尋求根本性的改善。無論是催收帳款、調整採購、善用融資工具,或建立資金預測機制,每一項解法都能為企業在資金緊繃時提供一條生路。

更重要的是,別等到「資金斷鏈」才開始處理,而要在營運穩定時就養成監控與預警的習慣。透過財務透明化、數據驅動的經營策略,以及與金融平台的策略合作,企業才能真正做到「穩健經營、靈活應變」,邁向可長可久的永續發展。

常見問題FAQ

Q1. 企業帳上明明有營收,為何現金卻總是不夠用?

A:多數營收其實是「帳面收入」,但並未即時轉為現金,若客戶付款週期過長或催收無力,企業會陷入營收有、現金沒的困境。

Q2. 現金流不足該先找銀行還是其他融資方式?

A:若時間緊迫或信用評等不高,可考慮 P2P 融資或票據貼現等靈活工具,再視狀況規劃銀行貸款。

Q3. 小公司是否適合使用現金流預測工具?

A:非常適合。即便是簡單的 Excel 預算模型,都能幫助企業主釐清收入支出節奏,提早預警資金缺口。

Q4. 帳款催不回來怎麼辦?

A:可嘗試與對方談付款折扣、第三方代收服務或考慮將應收帳款轉為貼現,加快資金回流速度。


立即諮詢

Bznk必可貼現網  
免費諮詢:05-2788678 
展業處處長專線:0920-991708 (24/7服務)
線上真人客服LINE ID:@bznk
與我聯絡:我要留下聯絡方式
服務時間:平日10:00~17:00
(非服務時間歡迎加入官方LINE或網頁留言,如未接通我們將於12小時內回覆)
 

知識分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