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數企業經營者在談到「績效」時,第一個想到的就是「利潤」:我的公司一年賺了多少?毛利率有沒有提升?是否達到獲利轉正?但實際上,企業是否能持續運作、順利度過景氣循環或突發事件,靠的並不是帳面上的利潤,而是實打實的現金流。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財務顧問和成熟企業主都強調:現金流第一,利潤第二。因為利潤只能代表帳面成績,而現金流,才是企業存亡的真正關鍵。當一家公司現金流斷裂,無法即時支付薪資、租金與供應商貨款時,哪怕帳上還有利潤,也可能立刻陷入倒閉邊緣。
目錄
現金流為什麼比利潤更關鍵?
1. 利潤不等於現金
企業的損益表中,利潤是以「應計基礎」來計算,也就是說,即使你還沒收到錢,只要訂單成立、發票開出,利潤就會被記錄在帳上。然而現實中,錢可能還沒進來,甚至變成呆帳。
舉例來說,如果你賣出100萬元商品、毛利率30%,帳面上看起來賺了30萬元,但如果買方遲遲不付款,而你又已經付清進貨成本與員工薪資,那這30萬利潤只是紙上談兵,無助於資金周轉。
2. 現金才能應付日常與風險
企業每天的營運支出,如人事費用、租金、稅金、進貨款與物流費,都必須用現金支付。尤其在不景氣或市場動盪時期,企業若沒有穩健的現金流與充足的企業週轉金,往往一個月就可能陷入困境。
在金融機構評估企業財務體質時,往往會重視「自由現金流」是否為正。因為它反映出企業是否具備持續營運與還款能力,這比淨利更真實地反映風險程度,也是申請企業貸款、信用貸款的核心條件。
從「高利潤」走向現金流崩盤
曾經看過有家廚具公司,創業初期因為精準選品帶動業績,公司成長快速,連續四年營收成長超過30%,甚至在第五年繳出稅後淨利千萬元的亮眼成績。他認為時機成熟,開始考慮擴張。
於是他在2022年初做出兩個重大決策:一是進口一批高價義大利廚具,加碼庫存備貨;二是開設第二家旗艦展示門市。然而,這兩項投資卻在公司現金流最緊繃的階段同時啟動。
門市裝潢與設備投入上百萬元,進口商要求預付六成貨款,加上房市冷卻,客戶訂單減少,公司營收瞬間趨緩。更糟的是,部分B2B客戶開始延遲付款,導致資金周轉壓力劇增,應收帳款累積超過500萬元。
當年第三季,發現帳戶只剩不到300萬元,連兩個月的薪資與租金都無法支應。嘗試向銀行申請週轉金貸款,但因近期現金流持續為負,被要求補件與等待評估,無法即時核貸。也曾考慮過尋求民間借款解燃眉之急,但礙於利息高昂與風險不明,最終作罷。
最終,只好向供應商坦白說明現況,請求展延付款,同時推出「提前付款折扣」方案,吸引客戶5%優惠換取現金。甚至動用個人信用卡與家族資金,撐過最艱難的兩個月。
這場風暴雖然沒有讓公司倒閉,卻徹底改變了他對企業經營的理解。他說:「過去只看損益表,覺得有利潤就是安全,現在才知道,真正要看的是現金流與週轉能力。」
要經營好企業,現金流就是最強保命符
經營企業就像開車:利潤是速度,現金流是汽油。沒油,再快也開不遠。以上的經驗提醒我們,現金流才是企業的生存根基,特別是當你準備擴張或面臨突發風險時。
以下是幾項實用建議,協助企業主提升現金流管理能力:
建立月度現金流預估表:預測未來收支動向,提早發現資金缺口。
保留營運緊急資金:至少準備2~3個月的基本開銷,作為企業週轉金備援。
優化收付款條件:延長付款給供應商的週期,縮短客戶付款週期。
重大支出設定現金條件門檻:若現金未達標,延後或階段執行投資計畫。
預備融資選項:提前與銀行、合法企業貸款平台建立關係,保持信用正常,緊急時能快速取得資金,不必轉向高利率的民間借款。
善用信用貸款作為短期週轉工具:當現金缺口短期可控時,適度使用信用貸款可以彈性補位。
利潤能帶來成就感,現金流才能換來生存權
企業倒閉的原因,往往不是因為沒賺錢,而是因為「沒錢可用」。若你只重視利潤,忽略了現金流與資金周轉能力,那麼哪怕訂單再多、業績再好,也可能因缺乏企業借錢的策略與準備而陷入財務危機。
經營企業不能只是看報表,更要能預見風險、靈活運用資金工具,掌握週轉金與貸款資源。當你開始以現金流為決策核心,你就會發現:風險不再是恐懼,而是可以管理的財務節奏。
記住:現金流不是財務部的責任,是每一位經營者的生存底線。
如果你的企業也遇到現金流、資金週轉卡關的問題,不妨了解看看 Bznk必可貼現網,專為中小企業打造的貼現媒合平台,合規透明的流程,讓你在不增加負債的情況下也能解決問題。
▲ Bznk與遠銀攜手推出網路借貸平台。
來源:經濟日報
立即諮詢
免費諮詢:05-2788678
展業處處長專線:0920-991708 (24/7服務)
線上真人客服LINE ID:@bznk
與我聯絡:我要留下聯絡方式
服務時間:平日10:00~17:00
(非服務時間歡迎加入官方LINE或網頁留言,如未接通我們將於12小時內回覆)